從失敗中學習共享住宅的選擇方法:不能僅憑租金和地區來決定



「對共享住宅感興趣,但不知道該以什麼標準來選擇」

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感覺。 如果是單身公寓或1LDK的普通租賃住宅,只要結合地理位置、價格、設備乾淨程度及周邊環境等條件就可以基本選定。然而,共享住宅因為是共同生活,僅憑這些條件來判斷的話,選擇可能會失敗。



搬進共享住宅後,3個月內就搬到了其他地方。

有時會聽到上面的類似故事。
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喜歡的物件,卻不得不很快搬離,這是件令人遺憾的事情。當詢問搬家的原因時,對方回答說「無法適應那個物件」。這位租戶當初是以公司可直接通勤且符合預算的物件為優先考慮,然後從中挑選出認為不錯的選擇。

那麼,這其中出了什麼問題呢?



重要要點① 是否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

一般來說,與擁有相似生活方式或生活節奏的人共享生活,可能更少出現矛盾,也更容易過得舒適。例如,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如果與早班工作的人共享生活,可能會因為早上的噪音而感到困擾。因此,事先確認住戶的職業類型是很重要的。

前述搬家的人提到,工作早結束時會去客廳,但卻經常沒有人。原本選擇共享住宅是期待能與人交流,但如果無法與任何人交談,那麼就失去了住在這裡的理由。



重要要點② 是否符合自己的目的

與其他住戶生活節奏不同,導致無法交流,最後搬離。除了生活節奏,若交流是主要目的的話,選擇50人共享的大型住宅可能比5人小型住宅更容易滿足需求。上述案例中的人最初選擇了一間6人的獨棟住宅,然而,因為優先考慮公司距離而忽略了自己居住的真正目的,這也可能是失敗的原因之一。

相反,如果平日工作繁忙,只想過安靜的生活,但週末又希望能與人一起吃飯,那麼6人的獨棟住宅可能更合適。

即使都是共享住宅,不同物件的氛圍也完全不同。選擇符合自己目的的規模和特點的物件是非常重要的。



重要要點③ 選擇共享住宅就是選擇運營公司

選擇共享住宅時,不僅要看物件本身,物件的運營公司也非常重要。根據運營公司的不同,



・有的公司會迅速處理問題,也有的公司對問題置之不理
・有的公司對提問的回覆很快,而有些公司回覆慢甚至完全沒有回覆
・有的公司清潔管理徹底,公共空間保持乾淨整潔,也有的公司讓廚房油膩不堪



管理質量差異非常大。
例如,共用冰箱的情況下,特定住戶佔用了大量空間,但向運營公司反映後卻得不到任何回應。

因此,選擇共享住宅時,建議一定要親自參觀。
在參觀時,可以詢問:



・住戶的職業和背景如何?
・之前是否出現過問題或糾紛?
・發生問題時,運營公司是否會介入調解?
・是否經常舉辦住戶之間的活動?



通過各種問題和確認,可以降低潛在風險。



重要要點④ 確認住宅規則

有些人可能認為「沒有規則更自由」,但事實並非如此。如果每位住戶都「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!」,共享住宅將無法正常運作。 擁有明確規則的共享住宅,反而更容易讓人安心居住。

此外,如果住宅有規則,務必要提前確認其內容。 有些共享住宅的規則可能包括「禁止外部人員(非住戶)過夜」「洗衣機使用時間有規定」「廁所與浴室的清潔採輪流值班制」等。
請仔細考慮自己是否能遵守這些規則,再決定是否入住。



重要要點⑤ 個人房間的牆壁厚度如何?

個人房間的內部查看常常被忽視。 大多數人會關注「空間大小」和「隱私」,但往往忘記了非常重要的一點:
那就是「噪音」。 他人的生活噪音可能會帶來煩惱。對於需要學習的學生或在家工作的人來說,如果選擇牆壁薄的共享住宅,可能會因無法專心而影響生活。
參觀時,建議選擇住戶在家的時間,確認鄰居房間的聲音是否會傳進來,公共空間的談話聲是否會影響自己等。

希望您能找到沒有遺憾的共享住宅!